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军火帝国》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军火帝国 () >> 第二一章 二章 结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6689/

第二一章 二章 结局(3/4)

据说莫斯科根据满洲里的坦克战斗结果估计了一番后,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北方军的的计划。

北方军部署在防线后的五个野战军团,各自都辖有两个装甲师,而且步兵师也有一个独立的坦克营,总共可以投入的萤火虫坦克数量就超过三千多辆。

而在满洲里战斗中,苏俄坦克部队损失比几乎达到了三比二,换言之至少需要投入超过四千五百辆t-34/85坦克才能歼灭北方军的坦克部队。这还是打成平手的情况下,要战胜就需要更多甚至翻倍的坦克了。

做不到呀。

最疯狂的去年也就生产了一万一千辆t-34坦克。莫斯科仔细盘算之后,发现苏俄红军为了巩固东欧的占领,不可能再抽调更多的装甲力量投入远东战场了。无论是中亚,还是远东,任何一个方向爆发大战,必然又是一次残酷的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

现在的苏俄已经是千疮百孔,实在是无力再自行对抗一个类似于德军战力的势力了。美国人私底下的动作,就已经说明苏俄进攻北方军虽然不会有反对者,但是绝对不会有盟友提供各种帮助了。

北方军同样做了战臣术分析,意外地发现苏俄红军t-34坦克的均质钢装甲质量居然是不靠谱的。

t-34坦克的装甲虽然达到相应的厚度,但是在击穿测试时却明显低于应该达到的防护能力,这也是在满洲里萤火虫坦克以少博多依然打赢的重要原因。

总算不再恐惧t-34坦克狂潮了。

北方军依然决定立即生产改进后的萤火虫坦克,主要的区别就是其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89毫米,以及配备了可以在914米远击穿30度角倾斜14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风帽穿甲弹。

但是第一个批次上百辆新款萤火虫坦克,却没有用在满洲里或者阿拉木图方向,反而是冲向了北平城。

蒋光头的部队和救世军部队联手,突然从北平出发,跨过山海关向葫芦岛发动突袭作战。

除了心中有数的西方列强高层,全世界顿时一片哗然,中国到底是怎么了,外战还没有结束,内战又开始了。

只是蒋光头和救世军的一些军阀也太小看北方军了,当年的日军华北方面军想了这么多年依然没能主动发起进攻,可见葫芦岛战区的防御强度。

恼火的北方军,调动了刚刚换装了第一批新款萤火虫坦克的坦克营,配属一个自行火炮营和一个装甲兵营,直接就发

动了反击作战。

当天下午,在漫天飞舞的p-51b战斗机掩护下,这个不足三千人的反击队伍,居然彻底打垮了将近五万人的关内联军,一路追杀到北平城下,甚至来不及腾出手抓获漫山遍野的大群俘虏。

一天之后,大本营手中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穿着黑色军服的冲锋队作战旅,冲进了已经空虚的北平城里。

守卫北平城的关内势力,只是象征性地打了几枪,然后就一哄而散了。

已经搬回洛阳的救世军总部,目瞪口呆地看着北平战事的结果,一片惶恐不安。得意洋洋来到南京的蒋光头,更是一怒摔掉了好几个名贵茶壶,好不容易找到借口送到江北抢地盘的一支部队竟然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一周后,看似沉寂下来的救世军老帅吴子玉突然发力,清除了一大批心思迥异的救世军内部军阀团体,彻底整肃混乱不堪的洛阳政权。

蒋光头这回终于慌神了,大批金元宝洒了出去培养出来的盟友,居然被清除掉了,而且回到吴子玉手中的救世军必然重回北方军的盟友一列,对南京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山姆大叔见势不妙,赶紧出手助阵了,美国人出面调停。

北方军再次选择了停战,同意了谈判的条件,给多灾多难的中国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在北方军控制下的北平城,国内各方的艰难谈判正式启动。

两个月后,作为安定人心、洗脱日本盟友恶名的重要一环,泰国国王从瑞士回到了曼谷,接受了刚刚反正的泰国军政两界效忠。

同样在这个时候,驻守西婆罗洲的北方军海军一支舰队,在南洋军团也就是昔日的驻印军一部配合下,突然拦截和扣住了前来接送日本战俘回国的大型航母葛城号。

闻风而动的美国海军,差点和北方军海军大打出手。

坚决不让北方军海军获得一艘大型航母,是美国人的既定战略,哪怕是一艘解除了所有武装的空壳航母也不行。

葛城号航母属于日本海军设计的云龙级中型航母,满载排水量达到二万多吨,可以搭载超过五十架飞机,编制舰员一千五百多人。

北方军和美国海军在南洋对峙长达数月,以至于全世界都看呆了眼睛,苏俄人更是大喜过望。

最后,北方军以退出朝鲜北部为代价,换取了美国海军放弃追索葛城号航母的要求。

放弃朝鲜北部的天然屏障,就为了一艘不可预知的空壳航母,究竟值不值得,引起了无论是关外,还是关内都轰动一时的争论。

但是当这艘被重新武装起来的中型航母在大批驱逐舰的护卫下,出现在上海外海的时候,这些争论立即平息下来,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终于被破解了。

民国三十五年六月,陈安正式宣布辞去北方军大都督一职。此时恰巧是泰国新国王登基的时候,有人在北方日报上刊出一篇文章,再论君主立宪制度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举世一片哗然。

状态提示: 第二一章 二章 结局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