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迷途在1643》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迷途在1643 ()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归化民宋应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41586/

第一百七十一章 归化民宋应星(2/2)

京船舶学校毕业出来的几位“工程师”结识,在相互聊天中,又得到了许多知识,更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宋应星的博学也让这几位船舶“工程师”们大吃一惊,上报给了潘卫业,一听是宋应星在船厂,立马亲自前往,看到的是一位花白胡子的精瘦老头,你就是宋应星?

宋应星回道:“然也,不过某有许多的事情不解,这个蒸汽机怎么带动汽轮机的。”

潘卫业一听就明白了,又是一位痴人,这就好办了,只要有人学,就会有人去研究,其结果就是带动更多感兴趣的人加入,目前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材啊。

潘卫业全是从电脑上拷贝出来的图纸,让南京船舶学校里面的学生画出来,标记好寸尺,而明代的工匠认识的度量真的很要命,需要换算出来才能去做,光这样的工作量,就是巨大的,后然只能把这些工匠手中的工具改掉,使用米、公分、毫米制,采用新的量具才慢慢好转。

要造出一艘战舰出来,需要各种工厂的配合,使用到的材料不是这个时代所理解的。比如各种配件,各种长短不一的螺栓,各种规格的铆钉,各种密封的胶材,各种管线,大大小小的钢索铁链,直到生活用品,门把手、合页、挂钩、玻璃、陶瓷洁具等,光木工就有一个很大的厂区。

现代造船跟古代造船最大的区别就是配套的设施多,在船的布局上,生活舱跟弹药舱、动力舱、货物舱做了很好的划分,而古代造船基本上船下层装货,上面住人,而且生活舱很简单,没有什么设施,更没有卫生设施,作为战船,最重要的就是通讯系统,每个房间都装有广播系统,此船外形上有点像后世的战列舰的雏形,又有点像护卫舰的味道,妥妥地一个“四不象”因为前甲板上,将装有新出的四联动105毫米加农炮,

全重4.87吨,长4.52米,宽2.43米,高2.3米。火炮方向射界52°,高低射界-4°~38°,左右可回旋180度。可以发射榴弹和穿 甲弹等弹种,发射时炮口初速度1420米每秒,弹道平直,直射距离约米,最大射速3~5发每分钟,这炮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95式野战炮,改成上舰后,除了射速达不到后世的每分钟8–10发外,基本参数相近。仿制的还算成功的一款。

还在船头部位甲板上装有二具大杀器81式107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8.5公里,有12个发射管,并联二具一个齐射就是24枚火箭 弹,战斗部重8.33公斤,杀伤半径12.5米,分为弹片杀伤及火油燃烧二种弹药。

后甲板安装郑和级双联动75毫米加农炮,除了前后甲板在船的两侧也装上了四门双联动75毫米加农炮,可谓火力强大到没边,

在前甲板上两侧还有仿制苏联的-43重机枪一共七挺,分别位于前后甲板,两侧及船楼指挥舱外左右两侧。全舰作战人员116人,后勤保障及船员轮机员共计277人。

别以为这样的战舰火力很强大了,再过200年后,巡洋舰能超过万吨,火炮达到8英寸,也就是205毫米,船速全在18节以上。而此时这艘“四不象”战舰,除了没有雷达,也不需要防空外,无疑是这个时空中火力强大,最先进的。

而海图的绘制,在南京的船舶学院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张天乐亲自主抓,目前船上没有雷达,对海图的依赖还要使用百年,好在基地中有全世界的航海图,特别是中国近海直到马六甲海域,特别详细,各处暗礁标的清楚。

造船能知国力的强大,科技的进步,所有的科研成果,全可以在船上利用到,对黎城来说,把最好的,凡是能制造出来的东西全部在造船中体现。下一步就是要制造铁甲全钢结构的船体,因为铆接,焊接技术已经克服,已应用到了各工矿单位中,而目前正在攻克防锈防腐蚀油漆涂料。往往一个不起眼的技术,拖累整个大科研的发展及应用,好在这些不用研发,都有据可查。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七十一章 归化民宋应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