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唐朝那些事儿》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唐朝那些事儿 () >> 第四章【帝国东升】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5131/

第四章【帝国东升】(2/2)

者,如果太原起兵的主谋是李渊,会对李渊有利吗?答案当然也是肯定的。其实要想知道太原起兵的主谋并不难。只要知道修这四部书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立场,也就是说这三个人更倾向谁?

就可以推断出谁是主谋了。《旧唐书》是五代刘昫所著,当然,刘昫也是根据唐代史官留下来的史料所著,可唐代的史料李世民已经动过手脚了,所以不是第一手资料,是不可信的。而《新唐书》的主要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欧阳修生活在十一世纪,离李世民生活的七世纪足足相差了四百多年,而且他也是根据后世留存下的史料所著,所以也并非完全可信。

同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如此,并不是第一手资料。而且他们三个人的目的近乎相同:顺应潮流,再帮李世民火一把。因为李世民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唐朝以后的每个朝代都有大量李世民的粉丝。

偶像的榜样是无穷的,史书除了给后人留下历史真相,更重要的是警示、激励后人。而他们三人为了给当代或后世帝王树立一个完美的榜样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也不能断定他们三个人所著的三本史书就是历史的真相。最后就只剩下温大雅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了。

温大雅是李渊太原起兵不久后高薪聘请来工作的,他的职务是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也就是说温大雅距离太原起兵发生的时间非常接近,而且当时他就在太原城。可以说他是四个人中最接近案发现场的人,当然也是及有可能掌握真相的一个。

记室参军就相当于现在的军事参谋,是可以直接参与军事决策。可以说,李唐很多的军事决策温大雅都直接参与,比如“先西后东”策略。而李渊坐上皇位之初,正是温大雅、陈叔达、窦威等人秘密筹划的。李渊当上皇帝之后对温大雅更是恩典有加,封为黄门侍郎,黄门侍郎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在以后的章节了我会专门介绍唐朝的官职。可以说,温大雅是和李渊同穿一条裤子的死党。那么,你可能会问,温大雅是和李渊是死党,当然是向着李渊了,所以把太原起兵首功给了李渊也不奇怪啊!可问题是他和李世民的交情也不浅呐!当初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斗争进入白热化。

而温大雅正是站在李世民阵营,并且屡屡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李世民留在长安牵制李建成、李元吉。而李世民正是命令温大雅驻守洛阳。洛阳是秦府集团的大本营,更是后方所在。李世民把这个重任给力温大雅,可见李世民对温大雅的信任。

所以说,温大雅和李世民、李渊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情谊。也就是说他是最不可能选边站的,而且他又是离太原起兵真相最接近的。因此,《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把太原起兵首功归于李渊很有可能就是历史真相。当然,这些只是猜测。因为《大唐创业起居注》并非官方承认的正史,太原起兵的真相到底如何?只要李渊、李世民和那些亲身参与的人才知道,可是这些人早已死去数百年。所以真相没人可以知晓。但这又何尝不是历史之所以迷人的地方?她留下无数疑问给后人来解答,鞭策着后人勇于追求真相。我相信,真相迟早会到来,或许是明天,或许是几百年后。

雨夜交谈七月十四日,李渊军抵达距霍邑(今山西霍县)五十余里的贾胡堡。霍邑,位于雀鼠谷南端谷口,西临汾河,东据霍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李渊要想取关中,必先去取霍邑。此时,隋朝虎牙郎将宋老生已帅两万精兵在那里驻防。

七月的华北正是雨季之时,连绵阴雨下个不停,道路泥泞不堪,无法行军,更别说打仗了。太原的粮草又迟迟未能抵达,派去出使突厥的刘文静又迟迟未归,军中更有传言突厥和刘武周要偷袭太原。怎么办?李渊想听听部下的意见。裴寂主张回师太原。理由很简单,太原是根据地,必先稳固太原。这一主张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毕竟老婆孩子都在太原,突厥破城,那可怎么办。


状态提示: 第四章【帝国东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