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最终的检验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05694/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最终的检验(3/5)

有力量、没有计划。所以这里讲才学的高低、门第的贵贱、算计的精粗,到这时都才醒悟,死到临头还喜欢这些吗?”

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说这个人是人才,很聪明、很有规划。在世的时候,今生很有规划、很有头脑的样子,但规划的完全是今生的,没有为来世规划,到临终的时候呢,什么都在空虚当中,心里面没有方向。

所以,一个人是不是“才学的高低、门第的贵贱、算计的精粗”,到死的时候才清楚。真正修行的能力、修行厉不厉害,修行的时候有没有准备未来、准备有没有善巧——这些在死的时候就会看得到。

“死的时候如果心里面很有想法、很有计划、很有能力、很有算计,这样子的话,你的修行就已经很好了,对未来有自由、自己可以把握。这是真正修行成功的表现。相反的,没有这种欢喜,有恐惧,而且堕地狱的那些狱王也会展现出来,心里面非常恐惧。我妈不是,她幻觉就有花啦、水果啦,动不动就抓一下。我们问:妈,你抓什么?她就说这里好像有花啦、不是水果吗?她还看到那些圆寂的仁波切来。没有那种恐惧的幻觉,都是好的征兆。”

没有恐惧的幻觉,这种情形,在真正的死亡来临时是很少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恐惧与痛苦中走向尽头。即使没有往生的世界,这种死法,也算是最好的了,哪怕是幻想,人们也想有个好的幻想。

“那如果是临终没有自主能力的话,我们一切的修行就变成颠倒了,过去、今生一切的修行变成颠倒,走上了颠倒的路。所以我们要小心,我们虽然今生学习认真修的样子,但是不可以把它用在颠倒路上,我们不要走在颠倒路上。”

我问到:“如果要达到这一步,或者说临终时有把握的话,需要做到哪些呢?平时该怎么修呢?”

刘大哥笑到:“我没死过,当然无法全部回答你的问题。但我的上师也给我讲过。这不是什么秘密,在密教中,这是共法,也就是可以说出来的。我把当年,我的上师给我所说的,都告诉你吧。这一段太重要,所以,至今,我不敢忘记。况且,你文大姐也知道这一段,因为我们的死亡时,估计是互相陪伴的。”

什么是爱情?这就是爱情啊。他跟文大姐,为了保证在死亡时在对方身边,居然把这些法则都记了下来。最长情的情话,就是:你安然死去吧,就像睡着一样,亲爱的,我在你身边看着呢。

“上师告诉我们:临终时临终时对上师的信心是解脱的关键。为什么临终忆念上师能解脱呢?因为上师虽然呈现与人相同的形象,但是你已经把他当成是上师,而不是朋友。若是把上师当成朋友,临终的时候忆念到朋友,这是一个过患;但若临终时想到这是我的上师,上师与佛无二,获得解脱是特定的事,可以放一千一万个心。”

他讲到这里时,对我问到:“是不是上师故意抬高自己的作用?你觉得呢?”

我摇了摇头,我觉得,上师不可能骗一个将死之人吧。

刘大哥继续着他的讲述:“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是关于禅院老和尚病重忆念上师的事情。当时我在禅院,里面有一位老和尚,身体一直不太好。有一天晚上,他的病情非常严重,基本已经说不出话啦。我们请的一位经验丰富的藏医说:以现在这个病情看,病人挺危险的。我一听,急忙跑去找上师。上师当时已经要休息了,看见我说:你进来,有什么事吗?我说:禅院那个老和尚病情已经开始恶化,医生说可能支撑不到明天早上,该怎么办呢?”

因为是刘大哥亲身经历的故事,他讲得生动,我听得入神。

“上师打了个卦,说:我这边有一个藏药,拿去让他吃,说不定还能救回他的命。并且让我告诉他身边的人,需要念什么经。上师一再强调:你去告诉他,我们进入佛门到亚青修行,一切都是为了成办解脱。成办解脱唯一的条件是祈祷上师,所以无论生死,时时不能忘记上师!哪怕他已经说不出什么话,你也必须在他耳边多次提醒这句话。”

由此可以推断,当年刘大哥修行的地方在亚青。

“我拿着药下去时,他已经没有力气张嘴,他弟弟用自己的嘴含着药,再慢慢喂进他的嘴里,终于咽下去了。他已非常虚弱,我伏到他耳边说:我刚刚到上师身边说了你的情况,上师让我告诉你,我们进入佛门,到亚青依止上师修行,目的就是为了成办解脱。成办解脱的唯一条件是祈祷上师,无论生与死,时时不能忘记上师”。

这跟经典中要求给临终者说话一样,也有点像内地,为临终之人念佛号。因为人的感觉功能,最后失去的是听力,要借用这个力量,抓紧最宝贵的时间。

“他的眼光看着我,好像要说话,我把耳朵对到他唇边,听他说:我病情开始严重时,上师已经亲自降临到我的境界中,这时的上师比平常更清楚。所以我没有一丝一毫恐惧,反而更快乐。一听到这句话,我非常非常感动!看似一个普通的老和尚,在面临死亡时能做到这一点,真是活着的时候是佛菩萨,面临死亡时也是佛菩萨,此外还能寻找到什么样的佛菩萨呢?”

这就是信心问题,一个人面对有信心有把握的事,当然心态安详了。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临终时忆念亲朋的过患。临终的时候,尽可能别去想你的亲朋好友,你可能只


状态提示: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最终的检验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