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群芳寻踪》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三国之群芳寻踪 () >> 第302章:司马懿=帝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0344/

第302章:司马懿=帝江??(2/6)

五千并州骑兵来到这道土墙前,都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箭靶子,中央军的弓弩兵站在土墙上万箭齐发,将来犯的并州骑兵射杀得人仰马翻,有一小部分并州骑兵即将越过土墙,攻击土墙后面的农夫,却被早已严阵以待的高顺陷阵营尽数击杀。

本来壶关的守兵只有二万人,这样一来,壶关只剩下了一万五千步兵,司马朗不敢再派兵出城。

又过了七八日,这段长达半里多地迎着壶关城门的土墙,已经修筑得非常高大宽厚,比壶关还要高出五尺多,一丈多宽的厚度能够容纳二百多台霹雳车。

中央军的弓弩兵、霹雳车兵共有一万五千人,分成三组,轮流向壶关倾泻箭羽和石块,肆意地攻打着壶关,壶关守兵狼狈地躲在各个掩蔽的防御工事上。

一时之间,壶关守将守兵们都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躲避中央军的远程攻击,却忽略了脚下。

郑浑亲自负责的地道挖掘一刻也没有停歇,一条宽阔的地下通道,已经从土墙一侧往壶关延伸而去。

又过了几日,在土墙上霹雳车嗡嗡作响的掩护下,地道终于挖到壶关内部。

如狼似虎的中央军将士从地道里冲出,迅速攻占了壶关两侧的城门,瓮中捉鳖,将杨丑、穆顺擒获,司马朗为了免被金良羞辱,惨烈地从壶关城头跳下,当场摔成肉饼。

金良派出壶关里的一个降兵,拿着司马朗的印信,去忘忧城堡下面的并州叛军大营求救,说金良中央军筑起比壶关还高的土墙,在土墙上用射程远过世家联军的霹雳车、大黄弩射杀守兵,壶关的守兵仅剩一万人不到,岌岌可危,让王凌速发援军。

王凌信以为真,想要派出一万人马前去壶关支援。

司马懿赶紧阻止了王凌的命令,他凝视着那个降兵,冷笑摇头道:“我大哥要派人前来救援,派的都是我们司马家的心腹家丁,你的面生,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说,是不是金良已经攻破了壶关,派你前来引诱我们派出援军,他好一口将援军吞下。”

那降兵硬着头皮道:“大公子麾下家丁都被中央军射杀,大公子没有人用,便派小人来送信。”

司马懿到此再也没有怀疑,命人将那降兵拉出去斩首。

王凌惊问道:“司马贤弟,你是如何识破的?”司马懿细长的双眼流出一丝狡黠,他嘿嘿一笑道:“我大哥最会保身,必定不会把家丁派出迎敌,怎会让这些家丁全都阵亡呢?”

王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如此看来,壶关真的落入金良手里了,而鞠义、朱灵已经收复了太原郡,徐晃亦领兵攻击我们后路,现在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利。哎,真不知道,金良为何对我们世家有这么大的怨念?!”

王凌自然不知道,金良有了一个后世的灵魂,能够通过宏观历史看到世家的邪恶。

从东汉混战到三国纷争到五胡乱华,一步步把汉人带入地狱的不是汉桓帝,不是汉灵帝,不是何进,不是董卓,不是曹操,而是世家,就像从把大明带入深渊的不是李自成不是魏忠贤不是崇祯而是东林党人,未来有一天,某个国度坠入深渊,绝不是某个当事人,而是整个贪婪短视的既得利益集团。

每一个稍微长久一点的王朝末年的既得利益集团,活得最潇洒的那群人,都是导致这个王朝没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这群蛀虫吸干了王朝肌体上所有的营养,这个王朝才会倾颓,东汉如此,唐朝如此,宋朝如此,明朝如此,清朝如此,其他的也如此。

十一岁的司马懿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怅惘,他熟悉历史,古今对照,他焉能不知世家对整个天下的毒害,但他身出世家,只能别无选择地维护世家利益。自此前世帝江的记忆复苏开始司马懿就暗想,若是有朝一日他能执掌大权,对待世家肯定也会采用打压政策,司马懿现在能想到的便是效仿汉初分封,将蚩尤一族的子孙分封到各地,让他们掌握军队,压制地方人类世家的发展。

《帝江:其一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为帝江(空间速度)。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

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

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司马懿对分封制的崇尚,影响了他的子孙,那段历史上司马炎称帝,大封宗室,结果各地的宗室跟世家勾结图谋中央权力,遂有八王之乱,有了八王之乱方有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算是司马氏对付世家不利而引起。

司马懿现在当着并州第一豪门王家的接班人王凌自然不能说什么,只是微微叹息道:“金良此贼野心勃勃,妄图通过扫平我们世家树立他的威望,好为他谋朝篡位做铺垫。”

王凌到此时也悲哀地发现,自己这些叛乱世家完全是金良称霸路上的垫脚石。

不过司马懿没有做垫脚石的觉悟,即使他被迫成为了金良的垫脚石,他也想法设法要把金良的脚给扭伤,特别当他想起司马家在温县的基业被金良麾下大将张颌夷为平地,司马懿就克制不住满腔的忿恨,他望着那个其实是金良前来传送假消息的信使,眼里露出一丝寒光道:“金良这些日子里屡次行策,屡试不爽。这次轻取壶关更加让他意得志满,正是图谋他的大好时机,既然他送来一个机会给我们。我们又何必浪费?


状态提示: 第302章:司马懿=帝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